点击数:6952023-02-21 17:14:31 来源: 中华文化促进会桥山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处
传播正能量 感恩资助者
——追记《中华乔家报》与《乔氏文化族谱网》的前世今生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出自清代张澍的《姓氏寻源●序》。这句名句就是奉劝人们不要忘祖忘宗,铭记先辈恩泽。本有木则根深叶茂,水有源则源远流长。在九年中华乔氏的统谱路上,我们就是笃信这一点,寻根问祖,敦亲睦族,统一世系。
在这铺满荆棘、充满曲折的统谱过程中,始终有我们的自媒体《中华乔家报》和《乔氏文化族谱网》陪在身边,为统谱而鼓,为统谱而呼。殊不知,这两种自媒体之所以成为桥山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的“官媒”,也是因为有多位“贵人”的捐赠和资助。对这些捐赠者和资助者,我们感谢不尽,感恩他们的善举和美德。
《中华乔家报》(微信公众号)最早属于河南郑州乔智现宗亲个人创办的,他在世时还自费印制纸质版《中华乔家报》,2014年11月 14日在河南郑州市昭酒店举行了首发式,免费发放全国乔氏宗亲阅读。2016年11月12日他逝世后,通过他儿子将《中华乔家报》(微信公众号)捐赠给桥山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当时还举行了宗亲网上追思会。时至今日,当我们看到《中华乔家报》时,无不充满对智现宗亲的怀念、感激和感恩!此后至今,《中华乔家报》(微信公众号)由秘书长乔凤杰宗亲义务负责组稿、编辑并发布,供宗亲们在线及时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和宗亲开展的各种活动。纸质版在2019年6月前每年印刷四期,由办公室主任乔存远负责免费邮寄各地宗亲阅读。
《乔氏文化族谱网》的发展之路更是极不平坦。最初的网站名称为《中华乔氏宗亲网》,由广东省乔凤杰宗亲出资创建,2014年2月5日(农历2014年正月初六)在山东省菏泽市召开中华乔氏文化研究会成立暨第一届宗亲代表大会上乔凤杰宗亲捐赠给中华乔氏文化研究会(当时名称),时值7000多元,2014年1月22日正式开通,随后的四年间(2014--2017年),每年一千多元的域名费、维护费等都由乔凤杰宗亲个人自掏腰包支付。
2018年为配合乔氏统谱工作,对原网站进行了大幅度升级改造,并更名为《乔氏文化族谱网》(时称2.0版),增加了“中华家谱”“家家有谱”“在线家谱”等栏目和庞大的家谱数据库,并于 2019年3月2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乔氏统谱智能数据库应用培训会,对30多名乔氏统谱骨干进行了电子家谱上线与输入操作培训。随后的四年里(2018-2021年)里,网站运行基本正常,除发布通知、公告和简讯外,对家谱数据库进行了试运行,先后输入河北、定襄等四个地方的乔氏统谱支谱(部分内容)。此次大幅度升级改造的费用全部由乔玉祥(1万元)、乔玉福(1万元)、乔铁刚(1万元)、乔文亮(5000元)、乔清国(5000元)和乔彦锁(5000元)宗亲赞助。正是因为这些宗亲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奉献, 才能有了《乔氏文化族谱网》(2.0版)的存在与正常运行。
2021年7月庆祝建党百年期间,工信部对姓氏网站进行严格管理。经请示理事会暂停网站运行一年,在此期间,秘书处对网站进行内部升级改造,从网站栏目设计和首页版面分布,从色彩协同到窗口调整,从原始信息中筛选到内容精要选择等等都进行了大量优化,并新增了手机版、视频、音频等扩展性功能,《乔氏文化族谱网》(3.0版)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开通上线运行,与广大宗亲见面了。这次网站的升级优化是桥山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乔玉祥(资助3100元)带头和力促、桥山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陕西桥山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理事长乔诠祥(资助3100元)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旗矿区税务局长乔晓峰(资助3100元)的积极响应和慷慨解囊的结果,《乔氏文化族谱网》由此才得以重生。在办理过程中,玉祥宗亲给经办人说过的一句话“260万乔氏家族不能没有网,乔氏网站永久不停!”铿锵有力,感人肺腑!
在此,向所有为《中华乔家报》和《乔氏文化族谱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宗亲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期待今后有更多的乔氏宗亲像他们一样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乔氏两大自媒体的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全国乔氏宗亲!
(供稿:中华文化促进会桥山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处,2023-2-21)